近日,宁夏旺林农林有限公司将36吨黄花菜分别发往浙江和福建,这些产品均出自吴忠市红寺堡区首条智能高效杀青线。这条生产线加工出的黄花菜菜条直、肉厚、色白,深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7月,红寺堡区首条黄花菜加工线落户位于太阳山镇周新村的宁夏旺林农林有限公司。这条生产线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传统的加工方式7斤鲜菜出1斤干菜,智能高效杀青线5斤就能出1斤干菜,而且所产花菜色香味俱佳。另外,还能压缩晾晒时间,原先需要36个小时,现在18个小时就能收干菜。”宁夏旺林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海玉林说,创新黄花菜新产品开发势在必行,要将农产品加工成工业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企业才有效益,老百姓收入才能提高,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360家,涉农加工园区有13个,主导产业有13个产业加工类别。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基本解决了马铃薯、果蔬冷藏和枸杞、红枣等的烘干制干问题。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县域特色产业优势区、物流节点、重点专业村聚集。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枸杞籽、葡萄籽、果皮果渣以及畜禽的骨、血、内脏等加工副产物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新进展。
中宁县是我区重点扶持的省级加工强县,该县围绕枸杞新产品研发和枸杞药用价值的挖掘等,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十大类120余种。如今,科技与时尚充分相融,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果酒、枸杞饮品、枸杞膏方、枸杞口红等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缤纷上市,为消费者带来别样的康养体验。从散称零卖到小包分装,从枸杞鲜果到锁鲜原浆,不论是形态、内容,还是衍生品类、功能,中宁枸杞无不进行着颠覆性创新。日臻完善的全产业链不仅重新定义市场,也让中宁枸杞撕掉“土特产”的固有标签,迈向更广阔天地。
近日,记者在杞滋堂(宁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品展厅看到,枸杞原浆、枸杞面膜、枸杞酵素等产品琳琅满目。“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20%以上进行枸杞深加工技术创新和研发。近期,还研发了具有解酒护肝功能食品、具有视功能保护作用食品等30余款深加工复配产品。”该公司董事长王方舟介绍。
同样,在宁夏全通枸杞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一瓶瓶以枸杞为原料酿造的枸杞养生酒刚刚下线。“公司利用专利技术提取、分离,形成枸杞黄酮、枸杞精蛋白、枸杞肽等功能性食品也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该公司副总经理赵逢春说。
盐池县持续推动盐池滩羊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擦亮“盐池滩羊”金字招牌,2023年,羊肉产量2.9万吨,精深加工比例33%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80.1亿元。开发滩羊肉精深加工产品150余种,制作滩羊副产品48种,“盐池滩羊”产品畅销全国28个省(区、市)。盐池县鑫海食品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应用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生产过程拥有全流程净化车间操作,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目前,该公司拥有滩羊肉火锅系列、滩羊肉礼品系列、冷鲜系列以及商超和电商两大系列,共计超过200个产品。
近年来,宁夏农产品聚焦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三大领域,引进了中粮、伊利、长城等一批大型加工企业,培育出塞外香、厚生记、百瑞源、西夏王等一批本土骨干企业,积极探索发展安全、多样、健康、营养、方便的功能性食品、个性化食品,形成以乳制品、葡萄酒、枸杞制品、粮油加工、牛羊肉分级分割加工为主,脱水蔬菜、焙烤食品、调味品、饮料等为辅,覆盖全部食品类别的多元化发展态势。葡萄、枸杞和其他类绿色食品类中汁、原浆、酒、休闲食品、健康系列产品及功能性饮品等高档及中高档产品占比稳步提升。2023年宁夏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887.6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71%。
值得关注的是,宁夏已形成种养业、加工业、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互相渗透、互相提升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普遍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工业成为经营主体融合共生、产业环节融合互动、资源要素融合的引领者。
“自治区实施现代农业‘十强行动’,强加工是重要一环。”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促进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
宁夏农产品加工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加工主体不断壮大、加工产品趋于多元、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2025年,宁夏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目标是15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