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我们的共和国走过了75个春秋,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页都精彩纷呈。地处西北一隅,宁夏是75年的见证者、实践者。今日起,宁夏日报客户端特别推出“75载长卷·时光之河”系列报道,从不同维度展现宁夏的辉煌成就:75载·宁夏速度、75载·宁夏温暖、75载·宁夏新绩、75载·宁夏热度、75载·宁夏成长。

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翻开历史的厚重卷册,那些尘封的档案、泛黄的照片、岁月的印记,都在诉说着宁夏的过去与现在。在这些珍贵的记忆里,我们重新探寻这片土地的脉动,感受它的奔腾起伏。

75年,宁夏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兼程,也见证了自己的华丽蜕变。宁夏儿女以“几代人的奋斗,铸就今日辉煌”的豪情壮志,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启了“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辉煌征程。

岁月流转,宁夏的发展故事,如同一部史诗,既有着自强不息的坚韧,也有着开拓创新的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迎接新的挑战,书写新的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

5/22

  微光成,向光前行。75载,岁月更迭,光阴流转,总有那么一些人用温暖和爱心,带来无数微光,无穷力量,无限希望。

  他们可能与人素昧平生却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可能始终坚守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责任担当,可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正义和勇敢,可能在力所能及间表达了对真善美的热爱与崇敬……

  他们的举动,总能激发出我们心灵深处潜藏的力量;

  他们的善行,宛如细水长流,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他们的故事,就像那点点星光,在黑夜中照亮我们人生旅程中的道路。

  这些星,闪烁!明亮!来吧,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些属于宁夏的光和热,爱与暖。

(一)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报纸是时代的记录,75载时光如山如海,翻阅旧报章,你能遇见无数动人故事。

5/22

  1951年抗美援朝时期,宁夏中宁县人民自发捐款,捐赠了一架中宁号战斗机。

这是宁夏人爱国的温度。

  1959年,上海支宁青年陈乃瑜在固原老龙潭探测洪水流量,在同洪水搏斗中牺牲。21岁的他自愿从上海来宁夏参与建设,却把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这是宁夏人敬业的温度。

  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宁部队战士张金海为抢救溺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是宁夏人奉献的温度。

  1973年,扎根中卫农村的知识青年孟启民为救助村民牺牲。

  这是宁夏人爱民的温度。

  1983年,石嘴山残疾女青年刘岳华身残志坚,勇于追求文学梦的事迹,一经报道便引发强烈反响。

  这是宁夏人梦想的温度。

(二)

时间有色,报纸从黑白变成彩色,一如我们翻开家庭相册。在打开之时、在回望之际,都让我们重温初心,心潮澎湃。

  那一年,银川暴雨,全城的守望相助让雨夜变得柔软而温和,“打伞妹”曹萍屹立在风雨中的娇弱身姿,定格成一座城市的精神;

  那一晚,吴忠回族青年李潇、纳振东奋不顾身追赶歹徒,身中数刀,经过800多米浴血拼搏,协助民警力擒劫匪;

  那一天,银川全城“总动员”为宋玉儒小朋友寻找耳蜗,114个小时爱心接力,成就了“大海捞针”般的人间奇迹;

  那一刻,灵武4岁男孩被卡在4楼防盗栏上,“托举哥”周波冒着生命危险,以单手托举撑起人间大爱……

温暖可以传递,爱心可以接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花季女孩落入冰窟,西吉老汉李相文跳入冰凉浸骨的水堰,救人后晕倒在回家的路上,被路过的好心人王辉、震湖乡卫生院医生高汉军相救。

银川公交车司机张盛驾车途中突发心梗,强忍疼痛将车安全停驶,乘客得知后主动为他送药。他对乘客负责,乘客予他关爱。

从小在宁夏儿童福利院长大的牛晨胜,在大学毕业后怀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帮孩子们辅导作业,为残疾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就是善良,彼此温暖、互相感染。

  银川个体工商户卢雪鹏,听到路人的呼救声,扔下怀孕六个月的妻子,只身勇斗歹徒,以平民英雄的形象,为和平年代涂抹了靓丽的色彩;

  最美“的哥”陈学平,突发心肌梗塞,在生命最后一刻安全停车,避免了次生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乘客的安全;

  23岁的回族小伙拜金仓,在新疆打工时勇救落水女童牺牲,青春永远定格在23岁,义举感动天山……他的生命虽然逝去,却如同一束焰火,放射出最壮美的光芒。

这些好人中,有一瞬间的选择,也有数年如一日的付出——

  宁夏妇女马志英,救助抚养了多名贫困女童和残疾儿童;

  灵武市女教师王晓花17年如一日,坚持帮助3名姐弟求学,还发起“晓花爱心促进会”,帮更多的贫困孩子圆梦;

  宁夏第三人民医院护士虎蕊,8年如一日照顾孤老赵志安,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把老人接到家里;

  宁夏姑娘才思佳,在海南三亚读书期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帮助过的孩子220多人,获得三亚“道德模范”称号。

  …………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人和故事。他们如夜空中的星,在各自的角落里散发着光和热。

5/22

(三)

5/22

宁夏温度,是浩浩天际里的一弯新月,散发着温柔的清辉;是茫茫暗夜里的一豆烛火,照亮近处,温暖周围;是辽阔大地上的一面镜子,折射力量,淘洗内心。

  上个世纪60年代,宁夏综合地质大队宁一地质队104钻机副班长孔宪诗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那高贵的品质,一心为革命的思想,党把我撒在哪里,我就在那里开花结果。”

  2013年,石嘴山市青少年中心普通教师尚红燕悄悄立下誓言:每年拿出1万元作为慈善基金。尚红燕说:“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只要有心,人人可为。”

  神华宁煤集团汝箕沟矿普通共产党员王峰带头成立义务帮扶小组,好事做了一箩筐,很多受助于他的困难群众多次问他:“你到底是雷锋还是王峰?”

  这些活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融汇成宁夏好人的群像,如同飘落各处的蒲公英,播撒着爱的“正能量”,成为美丽宁夏的一道风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好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王峰说:“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把一颗一颗的心掏出去,大家又将一颗一颗的心返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银川,严俊荣和丈夫张富泉自筹资金创办雷锋纪念馆,供社会各界免费参观,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用点滴之光温暖社会,续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

在固原,95岁老党员张铭芳逝世后将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科研事业。“我的身体和生命,最终要交给党”是他最后的嘱托。

在吴忠,在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张子悦和杨胜楠,下班后偶遇一名少女不慎落水,危急时刻两人先后跳进河水中,奋力将女孩往上托举。

在中卫,残疾教师刘希章扎根乡村38载,拄着双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坚持谱写了一段无悔人生。

在石嘴山,15岁中学生荐永坤每天背着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无法走路的同学郭文暄去上课。

  固原市泾源县城关二小4年级(2)班的兰雪婷,为救溺水同学献出了花儿一般的生命。她生前在日记中写道:“妈妈告诉我,家里穷不丢人,丢人的是长大后没有一颗善良心!”

(四)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旧报章上的故事永不褪色,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

当来到你我记忆都更加清晰的今天,那些优良的品质,那些动人的事迹,那些难忘的瞬间,依然在宁夏大地上发生着、进行着、存在着……

  相信你没有忘记,在那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宁夏的医护人员在危机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奋起,守护本地人民,多次援助外地,逆行而上,奔赴“战场”,这是“白衣天使”的使命和担当。

相信你没有忘记,武警宁夏总队某部“00后”战士苗鉴,在勇救落水群众时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用行动给出了选择——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这是武警战士的责任与忠诚。

  相信你没有忘记,宁夏民警陈洋在执行抓捕任务时,被嫌疑人驾车冲撞碾压导致头部负重伤,昏迷16天,经历三次开颅手术,经过8个多月的康复,才重回工作岗位。这是人民警察的勇敢与正义。

  也许你也曾被宁夏学子的信仰与力量感动。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原固原二中初中部)学生徒步往返108里,到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英烈。1995年以来的每年清明节都是如此,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也许你也曾被“志愿红”的爱心与奉献感动。吴忠市利通区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更是扎根群众身边的“蒲公英”。

  也许你也曾被“攒劲女人”的诚信与坚韧感动。吴忠市红寺堡区的普通农民李耀梅,经历过大灾大难负债累累却从未放弃,一把把扎扫帚3年还清30万元外债,主动要求脱贫摘帽。

凡人善举、平凡英雄,还有太多太多的宁夏人,用自己的热心与善良,洒播阳光,传递温暖。

  宁夏银川的范智、陈泽英夫妇,常年开车带着可移动的洗澡设备,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上门为失能老人义务助浴。

  从宁夏大山中走出去,在上海成为知名律师的张鹏峰和刘启敏夫妇,投身慈善回馈家乡,在宁夏播种爱与善的种子,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为学校建设图书馆、关爱慰问老人,一干就是20年。

  宁夏一基层公安局局长王大为在带队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因公殉职,终年50岁。牺牲前最后一句话:“有我在,你们别怕!”

  武警宁夏总队吴忠支队5名战士在进行检修任务时,勇救一落在附近绿化蓄水池中溺水的男童。战士们紧急实施心肺复苏,脱下军装为男童保暖,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千万点赞

  银川89岁抗战老兵高永福一家去照相馆拍照留念时,返回时不慎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编号为212604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丢失。最终,全城接力,纪念章回了家!

  “宁夏妈妈”王菊茹9年来参与“结亲互助”,成为了9个在宁夏读书的外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干妈”,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让孩子们在他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宁夏一家企业已有7年在“环卫工人节”当天,包场免费请环卫工人吃火锅,关爱一线劳动者,致敬城市美容师。

  28岁退伍军人刘南在银川经营餐饮小店,贴出“免费吃饭”告示:“如果您在银川没有收入,遇到困难,您可以来小店告诉本店人员,来份‘单人套餐板面’,吃完直接走就行,不用客气。”也令人心头一暖。

不论职业年龄与性别,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从小事做起,关爱身边人,帮助身边人。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蕴含着令人振奋的力量。

近20年来,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累计库容量达3.96万人份,成功挽救了141名国内外血液病患者的宝贵生命,捐献者有铁路职工,有外卖小哥,有在校学生……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让生命之火生生不息。

银川市西夏区惠民小区内,一个三岁男童头卡在窗户护栏内,是建筑工人李立川拉来梯子用双手拖住他的身体40分钟,等来了消防救援。

银川女孩李晶搀扶一位在车流中不敢过马路的老人,过往车辆主动停车让行。她被称为“最美女孩”,获得全国网友点赞。

银川90后女大学生王亚楠上午看见消防员在执行任务,顾不上吃饭,便偷偷给他们点了外卖……

  吴忠市同心县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罗宇桐上学路上捡到120克黄金首饰,在老师校长的协助下到派出所报案寻找失主。

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马生忠,21年义务救助黄河上落水生命、守护黄河母亲河,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固原67岁的退伍老兵张学发,一针一线为公交站点缝制棉坐垫,连续7个冬季从未间断,累计为500余个冰冷的铁凳穿上“暖服”;

银川89岁老人桂瑛老伴去世,子女都在外地,60多岁的邻居吴粉记义务照顾她15年,为她送饭,带她遛弯,带她走出孤独的生活;

在宁夏西吉,消防员们深夜出警归来在一餐厅就餐,热心市民企图为他们抢付餐费,被发现后消防员们将“买单男子”抬了回来……

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小到礼让行人,大到救人一命。这样的暖心事儿在宁夏各地各处,甚至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

城市的温度,源于自然之美,也源于风物之美,更源于人心之美。当星河光芒如炬,那便是心之所向。微光,平凡且伟大,温暖而坚定,是点燃希望的火种,是驱散黑暗的曙光,是指引方向的灯塔。

5/22

时间之河奔流不息,75载留下的故事何止这些。止足关注,往事依稀,那些曾经的记忆,或许将渐渐消失,而存在于这座城市的温暖基因将永远繁衍。 

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城市、一个民族,则更需要有一种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昨天的新闻已经成为历史,而对当下新发生的一切,相信宁夏温暖也决不缺席。每一份善良都会散发光芒,每一种温情都会向上生长,汇聚起爱的力量。前行的路上,风雨或许并不会少,危急时的一双援手,痛苦时的一个拥抱,无助时的一句加油……都能冲破阴霾,拨开迷雾,与爱同行,风景会更加精彩。

岁月如浩荡长风,扑面而来。耳畔又响起那首熟悉的旋律——“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是自己……”,让我们听从心的召唤,伸出彼此的手臂,汇成爱的森林。

7/22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