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颜色的?绿色、蓝色、红色、橙色……青春多彩多姿,在阳光下舞动绚烂年华。而隐藏在暗处的新型毒品却改头换面、乔装打扮成“潮牌饮料”“网红食品”,试图诱惑青少年进入无尽的黑暗深渊。提升青少年抵御新型毒品的能力,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国家禁毒委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出现新精神活性物质1047种,我国已累计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9大类317种。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新型毒品经过伪装,成为“跳跳糖”“奶茶”“卡通邮票”和“果冻”,盯上了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也许是一次好奇,尝试喝了陌生人给的“饮料”;也许是出于攀比、从众心理,吃了“朋友”推荐的“零食”……戴着面具的毒贩伸出魔爪,单纯的孩子们难以分辨伪装。青少年的心理正处于发育完善阶段,安全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而这也恰恰给了毒贩可乘之机。
提升对新型毒品的防范能力,要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从毒品预防教育抓起,为孩子和成人一起“扫盲”,引导青少年群体远离新型毒品危害。开展社会面普及宣传,切实加大公共场所防范新型毒品危害宣传力度,普遍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抵御新型毒品的意识和能力。
构筑校园防范新型毒品的防护墙,除了每学期的线下禁毒教育课外,线上毒品预防教育课程的作用不可忽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显示,截至6月22日,全国共有23万所学校接入该平台,全国注册教师达178万名,全国注册学生达9962万名。全国连点成片,绿色盾牌护卫校园安全。
失学辍学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文化娱乐服务行业职工等群体,更容易受到新型毒品侵害。要强化对该群体的针对性宣传教育,提供个性化的防范新型毒品危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这些群体的法治意识、防范意识。
让青春在阳光下更加绚丽多彩。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禁毒知识,坚决抵制毒品诱惑,珍惜韶华,不负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