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7.5倍,人均水资源仅400多立方米,水资源极度短缺。“缺水”一直是盐池县生态建设、社会发展面对的一道难题。为答好“缺水”这道难题,10年来,盐池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水资源综合利用上寻找突破口,科学调度和利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废污水、水库、蓄水池等资源,努力探索一条水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image.png

生态优先 建设畜牧强县

  提起盐池县,人们自然会想到营养美味的盐池滩羊肉。作为宁夏唯一的牧区县,盐池县拥有800余万亩天然草场,滩羊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富民的主导产业。21世纪初,盐池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把盐池建设成宁夏畜牧强县的奋斗目标。2005年,盐池县羊只饲养量首次突破100万只。到2021年,盐池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22.7万只,产值实现64.5亿元,带动农户1.98万户。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多年来盐池县在发展滩羊产业的同时,一直受到草畜平衡、灌溉水缺乏等问题的困扰。盐池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

  2002年11月1日,盐池县在全区率先实行草原禁牧舍饲养殖,并逐步探索和完善禁牧激励和考核机制,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禁牧制度,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确保禁得住、管得好、不反弹,实现了生态保护、人的生存和滩羊养殖三者之间的良性发展。

  盐池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以山林权改革为抓手,坚持“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总体思路,按照“草为主、灌为护、零星植乔木,封为主、造为辅、重点抓修复”的原则,依托国家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生态治理项目,持续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至今,盐池县累计完成营造林20.1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7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未成林抚育提升及退化林改造11.51万亩、生态经济林0.15万亩,草原生态治理任务23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

  截至2021年底,全县林木保存面积达374.6万亩,天然草原面积484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7.41%、51.62%。盐池县先后荣获“全国林业建设先进集体”“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成功举办了全区柠条平茬现场观摩会,承办了三北工程精准治沙和灌木平茬复壮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

  盐池县坚持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现代畜牧业绿色生态良性发展。 

image.png

做水文章 守护发展“绿底色”

  随着草原森林面积的增加,生态建设用水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劳永逸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水“循环”起来。

  进入夏季以来,在库容150万立方米的盐池县得胜墩蓄水坝,水鸟嬉戏,鱼儿窜动。如果不是当地人介绍,你很难相信这一汪碧水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更难相信的是,盐池县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全县为解决“十四五”期间城市生活污水再利用,缓解生态建设用水短缺的重大举措。

  该项目位于城北生态文化旅游区饮马河两侧区域,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6.4亿元,辐射城北6.5万亩森林公园及13.1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项目主要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水生态湿地修复、中水资源再利用“三大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后,将使县城的污水处理能力由现在1.5万方/日提升至3.5万方/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6%以上,可充分满足未来10至15年城市发展需求。

  中水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建成后,可全面提升盐池县城北生态景观效果及自然净化中水水质,确保进入德胜墩水库积蓄水质高于地表排放Ⅳ类标准;可利用再生水回用管网对城北森林公园及城区公园、道路绿化带等植被进行补水灌溉,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每年可替代工业用水100万立方米以上、绿化灌溉用水1000万立方米左右,年节约用水资金4000万元以上。

  目前,盐池县实现自来水普及率10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7%;城市再生水利用率50%以上;先后创建成为“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近年来,盐池县建成调蓄水库4座、高效节灌面积46.8万亩,高效节灌面积实现全覆盖,扬黄灌区干支渠测控计量率达到10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72,远高于宁夏平均水平。

  盐池县通过对污水的综合利用,精打细算、从严从细,让紧缺的水资源成为保护永续发展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image.png

以地换林 盘活资源惠农增收

  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双梁井生态治理综合示范区,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利用中水灌溉和山林权“以地换林”改革,实现了“路旁有树荫、沙塬花果香、满目葱郁绿”的生态综合治理目标。

  双梁井生态治理综合示范区以荒漠化草原为主,受正西方向沙化区域风沙侵蚀影响,草原沙化趋势始终严重制约新时期商贸物流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盐池县大水坑镇以“支部引领、企业投资、农户配合”三方合作,探索创新“党建+生态”发展模式,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打造“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首期项目已栽植苗木11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按照“政府谋划监督,企业管护3年,产权收益集体所有”的运作模式,开展生态建设,确保造林绿化质量达标;3年工程管护期满并达到验收标准的,将产权及管护责任一并移交属地村集体;探索“企地联营”等方式发展文旅、经果等产业项目,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互转互促。

  目前,污水处理厂中水利用率达100%,灌溉的乔木林长势良好,辐射改善近万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栽植红梅杏等经果林及彩色景观树种4.62万株。

  预计到2025年,双梁井生态治理综合示范区“文旅+采摘1+1>2”复合效益全面突显,可实现年增收323.4万元。

  一幅西北旱作区生态宜居康居特色小城镇美好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10年来,盐池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循环使用生态水、盘活山林权等方式,将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劣势”转变为发展“动能”,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