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是大水坑镇大水坑村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位于大水坑镇污水处理厂西侧,是助力打造康养小镇的关键一步。

中水也称再生水,是指生活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对其再利用,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图片

“中水回用使污水变中水,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而且包含的微量有机营养物质也有利于植物生长,节约经济成本,为村内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大水坑村村支书马海告诉记者:“建成后,一部分中水由提升泵引流至湿地区域聚集为双梁井生态小湖,在经过湿地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的净化后,水质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根据中水排放量,我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立以防沙治沙、打造经果林为主要目的,生态经济双驱动的万亩生态示范点。”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大水坑村目前已完成村庄绿化、以地换林1626亩,栽植各类苗木68292株,其中经果林1100亩,46200株,实现了村域全面绿化。实现了中水的再利用,有效提升了区域水环境,又增加了村内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图片

漫步在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曹杏、红梅杏、刺槐、金叶复叶、太阳李、樟子松等花木果树掩映成趣;水草、野花、菖蒲、芦苇等花草植物傍水而生,为野鸭、白鹭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未来还将会吸引更多鱼类和鸟类来此栖息。村里李金凤老人说:“好多人说我们大水坑没有水,现在我们不但有水,还有景,还有成片的杏林,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据村两委初步测算,3年后,大水坑村仅种植红梅杏一项,每株产20斤,获产值100余元,村集体仅经果林一项可创收500余万元。

此外,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的建成将进一步丰富群众、游客的休闲体验。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加上富有韵律的步道空间、草亭瓦舍,让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丽景观,另外,穿插在各种挺水、沉水植物群落中的科普标牌,也给参观者提供了学习水生植物的渠道,吸引人们从景观空间中感受生态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大大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形成集生态、教育、休闲为一体的“村镇生态公园”。

图片

据悉,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正在逐步开放,将结合乡村振兴,采取经济林、生态林、观赏林的种植方式,围绕污水处理厂四周1万亩区域内,逐步打造集休闲、娱乐、采摘、观光、防护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园,并在今后逐步发展康养旅游新业态,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环镇优势,以村助镇,持续推动镇域经济再创佳绩。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