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扬尘,陵谷沧桑。千年走过,我们生存、繁衍、进化,也在时光之河中留下印记。

  文物,记录下历史,在土地中静默地见证着岁月变迁。注视它们,我们仿佛能看到那时的生活场景,从它们身上的痕迹,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

  用心听,它们也在发出声音,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这里有一封国宝来信,请查收!

  柳毅传书故事镜:镌刻千年的浪漫传奇

  记者 李雅蓉

  【前世】

  你好!我是那面传说中的“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别看我只是一面镜子,我的身上可有着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千百年前,每当晨曦初照,女子们便轻启朱唇,对镜贴花黄,我是古人追求美、展现美的重要工具。

  然而,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我的背面,方寸之地浓缩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人们驻足观赏,不仅被我的精美工艺所吸引,更被故事里柳毅与龙女之间的深情厚谊所打动。如今,时光流转,我已不再是人们梳妆台上的常客,但我身上的故事却如同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每当人们凝视镜面上细腻的纹饰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敬畏。而我,也愿意继续作为这段传奇的守护者,将这份纯粹和美好传递给更多的人。

  【今生】

  千百年前,古人如何表达爱意?在宁夏博物馆,这面元代“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默默承载着一段流传千古的浪漫传奇,等待与人们的初见。

  当光线轻抚表面,千年的尘埃仿佛瞬间消散,金辉闪耀间,铜镜背面“泾水托书”的故事缓缓展开。

  左上方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站立的,便是书生柳毅,眉宇间透着坚毅与温柔。龙女立于一侧,泪光莹莹,她的每一滴泪,都化作镜面上细腻的纹饰,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期盼。听闻龙女深受虐待的悲惨遭遇,柳毅接过书信,毅然决定为这位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传递家书。

  将视线移至镜子的下半部分,是一片碧波涌动的水域,两条游弋的鱼成为了画面的焦点。它们穿梭于波涛之间,宛如柳毅的决心一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将那份沉甸甸的书信送达。镜面树影婆娑,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而那些悠闲地啃食着青草的小羊,则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宁静的旁观者,默默见证这份超越身份与种族的爱情。整个画面清雅空灵,构图精致严谨,浪漫美好的爱情气息扑面而来,颇具中国山水画的韵味。

  “铜镜在宋代也被称作‘照子’,正面可照容,反面可欣赏,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古代有大量铜镜都带纹饰,既讲述了动人的传说,又展现了古人精巧的工艺,体现了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宁夏博物馆工作人员李东海说。铜镜上的人物故事取材于唐代爱情传奇小说《柳毅传》,相传“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宁夏六盘山下泾源县的泾河。由于镜面空间紧促,无法全面铺展故事情节,因此造物者便取舍、提炼、浓缩“泾水托书”的图案来装饰铜镜。

  宁夏博物馆讲解员王晓燕分享道:“小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和这个故事相关,当时还跟游客讲到过,这个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甚广、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它的情节动人,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见义勇为、忠贞不渝等中华传统美德。”

  碧云悠悠,泾水长流。铜镜虽已静默千年,但那份深情与忠贞,却如镜中倒影,历久弥新。倘若走马观花般掠过,似乎不会留下任何印记。而若走近凝视着它时,便能在那细腻的纹饰间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仿佛在诉说:爱,跨越千年,依旧动人。

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承载着一段流传千古的浪漫传奇。

柳毅传书人物故事镜承载着一段流传千古的浪漫传奇。

  石刻胡旋舞墓门:一舞越千年

  记者 马 丽

  【前世】

  “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白雪,夏夜,我不停歇……”看!我的胡旋舞跳得美不美?盛唐之下,谁人不爱胡旋舞呢?杨贵妃跳起胡旋舞如盛开牡丹,回眸一笑百媚生,就连肥壮到“腹垂过膝”的安禄山,跳起胡旋舞也“疾如风焉”,白居易盛赞胡旋舞“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正因为太过喜爱这灵动多变、热情奔放的胡旋舞,我们被墓主人的后人深情地雕刻于墓门之上,以延续逝者生前热爱。在1985年被考古人员发现之前,我们已经在盐池县窨子梁的唐墓里纵情舞蹈了上千年……

  【今生】

  在宁夏博物馆二层的“丝路重镇”展区角落里,两扇对开的石墓门上,一对眼眸深邃、鼻子高挺、留着胡子的卷发帅小伙儿,跳着一段永不停歇的舞蹈。

  “你看,他们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摆的裙装紧紧贴合着修长的双腿,脚上的长筒皮靴既时尚又充满力量,两人踩在一块小圆毯之上,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舞台。”宁夏博物馆副研究员李东海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他们的舞姿。

  跟随李东海的描述细细端详眼前的墓门,记者似乎也走进了胡旋舞的世界。眼前,左边的小伙子又一个经典的旋转,侧身回首,左腿稳稳地站在圆毯上,右腿优雅地后屈,左手轻扬,右臂则弯曲至头顶,仿佛在向无尽的时空致敬。而右侧的小伙子则以另一种姿态对立,右腿立在毯上,左腿向前伸展,双臂高举在头顶上方合拢,像是在向着未来展翅飞翔。随着他们的舞动,手中的长巾在空中挥旋,飘逸而潇洒。周围浅雕的卷云纹流动起来,两位舞者如同在云间起舞,豪放不羁。

  欣赏完胡旋舞的记者,抛出了一连串问题:“这个墓主人是谁?为什么墓门上刻画的两个舞者是高鼻深目的模样呢?”

  李东海解释道,经过考证,这座墓的主人来自一个姓何的大家族,这个家族是源自中亚的粟特人,后来迁徙到盐池地区并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你注意看,旁边这对与石刻胡旋舞墓门同时出土的何府君墓志,也来自同一个家族。”在李东海的指引下,记者观察到了一对石膏岩质的墓志及其墓志盖。墓志上镌刻着汉字,讲述着何氏家族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何府君墓志盖的四周还线刻有十二生肖的图案,但由于雕刻较浅且历经岁月侵蚀,如今已变得模糊不清。

  “尽管他们家族源自西域,但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汉字,熟悉了十二生肖,并且在唐代拥有一定的官职和社会地位。他们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见证者。”李东海说。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当时繁荣的社会风貌,更是丝绸之路推动宁夏地区乃至东西方之间深远而广泛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古代文明交往互鉴、融合共生的辉煌篇章。

一对髭须卷发、深目高鼻的健壮男性舞伎,站在圆毯上跳舞。

一对髭须卷发、深目高鼻的健壮男性舞伎,站在圆毯上跳舞。

  鎏金铜牛:我为何能占据“C位”

  记者 李雅蓉

  【前世】

  我是一头牛,在宁夏博物馆二楼大厅最显眼处“住”了很多年。现在我可是宁夏博物馆的超级明星哦!常有人好奇我是老黄牛还是大水牛?其实我是西夏时期的一头老黄牛。作为西夏青铜冶铸技术的巅峰之作,我的制作集冶炼、浇铸、抛光和鎏金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定能让你初见时便心生震撼。我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我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由游牧部落向农耕社会转变的千年历程。历经风雨洗礼,我非常珍惜每次和人们目光交汇的那一刻,也很乐于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让更多的人感受那份“一眼千年”的奇妙与感动。

  【今生】

  走进宁夏博物馆展厅,鎏金铜牛总能成为吸引人们驻足停留的焦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问得最多的问题便是“这是水牛还是老黄牛”“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大”。

  这头金光闪闪的大金牛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整尊铜牛长1.2米,重188千克,静静跪卧于展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威严。来自上海的游客倪先生站在展柜前,细细凝视欣赏,“来之前就对这件镇馆之宝充满期待,亲眼见到后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之后还想继续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故事。”

  为何鎏金铜牛能成为镇馆之宝占据展厅C位?宁夏博物馆讲解员王晓燕回忆,自己初次踏入宁夏博物馆的那一刻,就被鎏金铜牛栩栩如生的形态所吸引,当时并不知道它镇馆之宝的地位,担任博物馆讲解员后,她了解到这件文物之所以能成为镇馆之宝,不仅仅是因为其外在的华丽与精致,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从各个角度欣赏鎏金铜牛,都能感受到它的艺术魅力。从正面来看,牛角立,两耳竖起,屈肢而卧,双眼圆睁且外凸,在灯光的照射下,鼻头光亮润泽,仿佛正在呼吸一般。转至侧面,颈部肌肉健硕,脊椎骨贯穿背脊,肌肉纹理清晰可见,尽显力量之美。绕到身后,牛的后腿线条流畅,尾巴轻卷,平添一份灵动与活力。“一个游牧民族竟然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大型鎏金铜牛,工艺水平甚至可以和宋朝相媲美,真的很不容易。”王晓燕感慨道。

  同时,鎏金铜牛也见证了黄河流域宁夏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立西夏的党项族是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后来经过两次迁徙到了中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游牧经济变成了农耕、畜牧兼营。”宁夏博物馆工作人员魏亚丽说。可见,牛和牛耕在西夏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或咏之,或绘之,或颂之。鎏金铜牛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静静地卧于时光一隅,仿佛听到一声呼唤,就能立刻穿越时空,重回那个时代,再次为主人效力。它身上流淌着岁月的光泽,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让每一个驻足欣赏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暖与力量。

在灯光的照射下,鎏金铜牛鼻头光亮润泽,仿佛正在呼吸一般。

在灯光的照射下,鎏金铜牛鼻头光亮润泽,仿佛正在呼吸一般。

  仰韶文化晚期尖底瓶:一个支点的秘密

  记者 刘 祥

  【前世】

  说起我退休的日子,粗略计算,已经是4000多年前的事情。

  我是一枚尖底瓶,来自仰韶文化晚期,这个名字是现在的主人给我起的。我出生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那时我的主要“工作”是作为容器取水。而现在,我到了一个叫做宁夏博物馆的新工作单位,属于“退休返聘再就业”,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当文物。

  【今生】

  尖底瓶出土于隆德县凤岭乡,身形高50厘米,尖圆底,外表装饰细绳纹。许多人第一次看到我时,都疑惑于这个摇摇晃晃的身材不怕摔碎吗?其实,尖底瓶之所以设计成这样,可是很有讲究的。

  古时候的人们在使用尖底瓶时,会在瓶颈处牢固系上绳子,汲水时,将空的尖底瓶放入水中,瓶则自动倾倒。装满水后,瓶口因重力作用会自然向上,尖底瓶又恢复平衡,使得汲水十分方便省力。这种器具的出现,表明我国原始居民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懂得了重心的相对位置与浮体稳定性的关系这一力学原理,并运用制成便于使用的器具。因此,仰韶时期出土的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用来取水用的器皿。

  然而,部分研究人员在用尖底瓶做实际的取水模拟实验时发现,将部分尖底瓶放入水中后,不仅没有出现“水满后自动直立”的效果,相反,瓶子在进入后,反而会倒立,因此,学术界一直对尖底瓶汲水的作用持保留态度。

  宁夏博物馆研究部工作人员魏亚丽介绍,为了研究尖底瓶更加准确的作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对仰韶村遗址尖底瓶残留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科研人员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八个尖底瓶的残留物(距今5000年至6000年)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尖底瓶底部的残留物很可能是以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

  同时,通过对甲骨文的进一步研究,也发现尖底瓶似乎与酒有着某种联系。在《说文解字》中,对“酉”的解释是“八月黍成,可为酎酒”。甲骨文后期才将“酉”写作“酒”,甚至在金文时代,仍有一体将“酒”写作“酉”。如果将甲骨文当中“酉”字的形状与尖底瓶相比较,不难发现,甲骨文“酉”字的字形与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状高度相似。

  在甲骨文的记录中,只记载了两种与酒有关的文字,即“酒”和“醴”。前者是用发霉的谷物进行发酵的酒,而后者则是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而成。这两种酿造工艺在仰韶村遗址的尖底瓶残留物中均有发现,这项研究为新石器仰韶文化中心区域粮食酒的酿造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证据,尖底瓶作为酿酒器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直到今天,关于尖底瓶的作用考古界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它都表现出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

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状与甲骨文“酉”字的字形高度相似。

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形状与甲骨文“酉”字的字形高度相似。

  迦陵频伽:妙音绕梁 千年回响

  记者 王 娜

  【前世】

  我是迦陵频伽,传说是佛教世界中的一只极乐鸟,千年前从遥远的雪山来到这个东方国度。有些人在第一次见到我时,会叫我“鸟人”,因为我有着人的面庞,鸟的身姿体态。但我更喜欢我的汉语名——妙音鸟。

  很多人说我的声音和雅,歌声婉转动听,可以净化听者的心灵。曾经,人们把我置于屋脊,希望我能用歌声陪伴他们生活。过去的我,跟随人们去过很多地方,是个“旅游达人”。在敦煌壁画、长白山神庙、西夏陵等很多地方都有我的身影。双翼和长尾有丰满的羽毛,头戴宝冠、双手合十是我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的形象标志。

  现在,你可以在宁夏博物馆的展厅里看见我身着不同颜色衣服的样子,也可以在城市的其他地方遇见我。我的形象还被做成了可爱的文创产品,被很多人喜欢。看来,千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为你们留下美好。

  【今生】

  9月23日,魏亚丽带着孩子在银川览山公园平台上玩耍时,发现孩子一直看着阶梯旁的装饰柱,小手还指着柱子叫她去看。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映入眼帘的形象让魏亚丽十分惊喜:“这是迦陵频伽。”她告诉孩子。作为宁夏博物馆研究部的工作人员,魏亚丽对展馆中的迦陵频伽文物十分熟悉,这次在生活中的“相遇”则让她更加欣喜。

  迦陵频伽随佛教传入我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石刻上。《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年(815年)8月,“诃陵国遣使献僧祗童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名宝。”这不仅仅是迦陵频伽的名字的文字证明,也描绘出了当时它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生动画面。

  在宁夏博物馆“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的“大夏寻踪”区域,一面玻璃墙内陈列展示着多个迦陵频伽塑像。绿琉璃、红陶、灰陶,质地虽然不同,造型都相对一致:人首鸟身,背生双翼,双翅舒展,羽状长尾高翘,十指合掌于胸前,神情恭敬。它们双眼微闭,双腿跪于空心基座之上,仿佛在沉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安详。

  在历史长河中,迦陵频伽或被绘制在壁画上,或被筑成建筑构件,它的形象在不同时期也有区别。宁夏博物馆展出的迦陵频伽塑像,均出自西夏陵,为房屋脊饰构件,“为适应营建宫舍的需要,这些迦陵频伽塑像多为方形器座,形象与器座融为一体,更体现了它的创造性和实用性。”魏亚丽说,除了用途独特,这些迦陵频伽塑像鼻梁高挺、方嘴厚唇、耳垂宽大,眉目间具有党项民族人物形象特征,是当时文化多元融合的生动注解。

  “看着它的神情,好像真的能听见那时的声音。”从上海来到宁夏的游客彭俊霖在来博物馆前就做了功课,迦陵频伽是他“必看清单”中的第一名。他告诉记者,他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敦煌莫高窟都见过迦陵频伽,但宁夏展出的迦陵频伽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双翼和长尾,都让他觉得既庄重又鲜活,仿佛在讲述这片土地过去的故事。

  如今,文物正在以更鲜活的形象融入人们的生活。走出宁夏通史展馆,以迦陵频伽文物为原型的文创IP形象“妙娃”就展示在博物馆一楼大厅位置,她的灵动可爱引得游客争相过去合照留念,“妙娃”形象的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

  宁夏博物馆的外墙上,迦陵频伽以石雕的形式出现在四周装饰面,他们跨越千年,依然在此发出千年回响。

传闻迦陵频伽歌声婉转动听,可以净化听者心灵。<br/>  (本版图片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传闻迦陵频伽歌声婉转动听,可以净化听者心灵。(本版图片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7/22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