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柏油路,车辆驶上了盐池县麻黄山乡尘土飞扬的土塬上,一大片杏林映入眼帘。

这是盐池县麻黄山乡黄羊岭村门坎岭子自然村种植户宋景善家的杏园里,红黄色的杏子挂满了枝头,煞是好看。踩着松软的沙土地,记者一脚一个坑走得有些吃力。宋景善说,前一天刚下过雨,沙土地面一层浮土黏到一起形成了浮层,杏子之所以在这里长势好,是因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今年的杏王争霸赛中,他家的杏子还得了奖。

种植户谢安华开心地采摘杏子。

捧着自家杏园的出产的杏子,种植户宋景善笑得合不拢嘴。

5/22

十几年前,宋景善种了一亩多地的苹果,苹果皮厚质量一般,加上山路崎岖难行、信息不畅,苹果卖得不好,并没有改善老宋家的生活。2008年起,麻黄山乡开始推广“二杏一枣”,每年农民种杏子和枣子都按亩数给补助,这让有着经果林种植技术的宋景善信心大增,当年他就把家里的苹果树全部挖掉,种上了大接杏、红梅杏和枣子。

那时干旱少雨的麻黄山,有时候一年也下不了几场雨,一场风往往会刮上一年,导致种出的红枣皮皱、个头小,吃起来干涩,宋景善就又把品相不佳的枣树最终换成了杏树。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宋景善的精心培育,他的杏树园子从十几亩发展到一百多亩。每年杏花开艳时,他家的杏林就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仲夏时节,又会掀起摘杏潮,南来北往的买杏人开着大车小车涌进门坎岭子村,整个村子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成熟的杏子挂满枝头。

5/22

位于麻黄山乡井滩子村佘记洼子自然村种植户谢安华家的杏园里也是一派丰收景象。

“我的杏树种得晚,2020年才获利,第一年只卖了七八千元,第二年收入2万多元,最多一年卖了11万元,如今有8个品种,1500多棵树,今年又是大丰收。”谢安华说,虽然山里干旱,多亏政府给通的自来水做好了供水保障,今年园子里的香白杏还拿了杏王争霸赛的第一名。

大山深处的杏园果实累累。

“每亩地政府给补贴,遇上灾荒还有保险,种杏是个保本生意,销售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政府也帮忙寻找出路,杏树是我们的致富树。”7月9日,谢安华告诉记者,麻黄山乡这一片从何新庄、李塬畔、黄儿岭到井滩子,凡是种了杏树的人家,家家户户的收入都增加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比山里的杏子还要甜。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