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农民王新福把金灿灿的玉米棒堆在院门口的平地上,等待脱粒后卖。

然而,这种在很多地方稀松平常的事却让这位53岁的西北农民充满感恩。“以前别说把粮食晒在外面,风沙起时我可以直接从沙丘走上房顶,经常一夜醒来家门就被流沙堵了。”他回忆说。

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黎明村村民王新福在整理堆放的玉米棒(10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王新福家住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他所在的村组有个好听的名字——黎明村。但二三十年前,黎明村却一点也不美好:因为过度放牧和滥采滥挖甘草,草原遭到破坏,土地沙化严重,风沙开始侵袭村庄。

为躲避风沙,村里的四五十户居民四处寻找高地落脚。一个完整的村子由此分裂成4个小庄点,原来的黎明村成为一片废墟。

“二三十岁时,我就去吴忠市区摆小摊卖菜,当时实在是怕极了风沙,就想着不管再苦再累,也比待村里强。”王新福说。

2002年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黎明村土地沙化,村民院落被流动沙丘包围。 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黎明村不是特例。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盐池县常年干旱少雨,再加之过度放牧,生态急剧恶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县75%的人口处于沙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沙子走,抬脚不见踪”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摆脱贫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盐池县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持之以恒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

据盐池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官渊博介绍,多年来,盐池县探索建立起“以生态固沙为主、工程补植为辅”的科学防治体系,精筛严选沙芦草、牛枝子、柠条等草种和树种,创新发展“麦草方格固沙、飞播植草减沙、人工造林挡沙、水土治理锁沙、农光互补用沙”五种模式,累计完成防沙治沙15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从1978年的5.6%和37.3%提高到2022年的18.51%和58.45%。

在植绿之外,封山禁牧亦被所有盐池人认为是这里生态得以扭转的关键。2002年,盐池县率先在宁夏实行封山禁牧,痛定思痛的当地人毅然走上设施化养殖的路子。特别是随着盐环定扬黄工程建成,112公里外的黄河水经13级泵站扬高260多米流入盐池县,帮助这里的老百姓解决了饲草料种植的难题。

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黎明村村民王新福在村里的养殖园区喂养自家的羊(10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王新福又回到了黎明村。如今,他养了600多只羊,流转了400多亩水浇地,种植玉米和苜蓿。市场行情好时一年能收入四五十万元,就算这两年养殖成本上升,一年也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

“现在村里全是水肥一体化滴灌,而且全是自动化控制,收割也是机械化,别说400多亩地,再多点我也能种下来。”王新福说。

冯记沟乡党委书记王新华告诉记者,全乡主导产业是种植和养殖,其中滩羊存栏量稳定在19万只左右,年出栏量约27万只。

“我们乡草原面积大、滩羊养殖量高,封山禁牧压力大,但一方面饱受风沙之苦的老百姓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响应政策;另一方面高效节水农业和优质品种选育也提高了玉米和饲草的产量,降低了种植成本,所以我们这里生态环境不仅大大好转,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持。”王新华说。

王新福2008年建新房时,在门前种下了几棵国槐、香椿树,虽然长势不如地下水丰富地区的树木,但也足以遮阴。他在树上挂了一个彩色吊床,供孙辈们嬉戏玩乐。“以前出门就是沙,现在要见点沙都不容易啦。”王新福笑着说。

图为盐池县大水坑镇双梁井示范区,原先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荒地上种下了数万棵红梅杏,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形成的小河流遥相呼应(2023年7月摄)。 新华社发

这个“沙漠县城”仍未停下逐绿的脚步。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双梁井示范区,原先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荒地上种下了数万棵红梅杏,与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形成的小河流遥相呼应,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据了解,作为盐池县“以地换林”的先行地,大水坑镇支持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捐资造林等方式投资造林3000多亩,栽植优质红梅杏7万多株,全力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路径。

面对荒漠化防治最大的瓶颈——水资源短缺,盐池县也在努力挖掘再生水的潜力。据了解,盐池县年均降水量约为280毫米,蒸发量则高达2100毫米,生态建设用水极度短缺。但近三年来,当地通过对再生水厂提标改造,提高了出水水质。这些再生水经过河道自然净化后被用于城市街道绿化和县城周边防护林带的灌溉。

“全县当前的‘绿进沙退’得来不易,我们必须对水资源精打细算,对再生水应用尽用,护卫好这一片绿。”盐池县水务局副局长党惠波说。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