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b4f0d5281ed405cf5bd9215f82e698f.jpg

盛夏时节,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大水坑村西组双梁井人居整治示范点,个大饱满的红梅杏缀满枝头。远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形成的湖水碧波粼粼,野鸭嬉戏……站在村头眺望,特色产业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焕发着勃勃生机。

  大水坑镇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曾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之前是一片荒地,受风沙侵蚀影响,草原沙化趋势始终制约着村里的发展。”提起双梁井,该镇综合办公室干事李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如何让劣势转为优势?该镇利用中水灌溉和山林权“以地换林”改革,实现了“路旁有树荫、沙塬花果香”的生态综合治理目标,让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沙地上红梅杏儿香。

  大水坑镇按照“政府谋划监督,企业管护3年,产权收益集体所有”的运作模式,以“支部引领、企业投资、农户配合”三方合作,探索创新“党建+生态”发展模式,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打造双梁井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2022年栽植苗木1100亩,成活率达95%以上,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水地协同,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可持续。为此,该镇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全面衔接,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对示范点林木进行灌溉,以100%的中水利用率促使1800亩红梅杏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使草原沙化得到有效遏制,辐射改善提升周边万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初步预计2025年开始,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35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大水坑镇党委副书记马刚刚说,该镇将全力打造出集生态保护、绿色景观、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功能一体化的产业种植示范点,成为有效贯通大水坑镇与麻黄山乡、青山乡生态防护线的经果产业链“两山实践走廊”,持续推进生态、社会、经济有效融合。

7/22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