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长城是封建时代为抵挡外敌入侵而专门修筑的防御工事,它不仅具有军事意义,还有着很丰厚的文化内涵,甚至有些时候已成为国家的一种象征。长城主要集中于我国北方而地处西北的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要塞之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西周始,战国、秦、汉、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后在宁夏境内修筑过长城,现存长城的总长度达到1500公里,所以宁夏也有“中国长城博物馆”的誉称。宁夏境内现存最早的长城是公元前306年-251年,秦昭襄王为防止北方匈奴南侵,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北经陇西、北地、上郡、榆林,然后向北伸延至九原(今包头西北)的长城。其中一段就横跨于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境内,长约200公里,秦汉时曾做过修缮和增补,至明代亦曾加以利用。隋代为防御突厥、契丹的威胁,也曾在今宁夏修筑过一段长城,即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修筑的灵武朔方长城,该段长城西起今宁夏灵武市境内黄河东岸,由西向东穿过今宁夏盐池县境,延至陕西绥德县西南,全长约350公里。整个明代,北方地区民族矛盾加剧,边患严重,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明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在今宁夏境内就设有宁夏和固原两镇。在我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因为明代将长城修筑于这些地方,所以把长城又称为边墙。还有一说就是秦始皇强征民夫三十万众修筑长城,导致尸骨成山,为天下百姓所痛骂。明朝为了不与秦的苛政沾边,也忌讳秦因修长城而亡之说,所以修筑的长城避而不叫长城,而叫边墙。明代加固利用旧有长城或新修“边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北方蒙古瓦剌、鞑靼部南下劫掠。在宁夏境内现存明代修筑的“边墙”(长城)大约有700余公里,由河东墙、陶乐长堤、惠农旧北长城、惠农西长城、平罗北关门墙、大武口西长城、贺兰西长城、银川西(永宁)长城、青铜峡长城、中宁长城、中卫北长城、中卫南长城、盐池内边、同心下马关内边等几段组成。明代在修筑“边墙”的同时在各沿线设立卫所、建立城堡,主要关隘重兵把守,建筑规模超过以往朝代,防御体系也更趋完善。有长城必有关隘,有关隘必有名称,而以长城命名的关隘只有一处,就是位于今宁夏盐池县城北的“长城关”。长城关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由当时担任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尚书兼都御史王琼所修。关成之日,王琼率文武官员登上关楼,回想戍边御敌之艰辛,不由感慨万端,欣然命笔,成诗一首《九日登长城关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诗作抒发了在长城关竣工之时,又正逢重阳佳节,作者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到的雄阔景色而引发的感怀。长城关修建得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这时又听闻南侵的“胡虏”撤出了黄河以南地区的消息,因此不用再调集重兵防御,有此一道长城关足以抵挡“胡兵”南来。从而衬托出了修筑“边墙”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激情豪迈,洋溢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兴奋之情。据《嘉靖宁夏新志》载:“花马池营东者,为喉噤总要,则题曰‘长城关’。高台层楼,雕革虎视,凭栏远眺,朔方形势,毕呈于下。”长城关上建有关楼,高耸雄壮。据史书记载,当年王琼曾题匾“朔方天堑”悬于关楼之上。二十多年后,到了嘉靖三十七(1558年)以兵部右侍郎兼任陕西三边总督的直隶柏乡(今北京一带)人魏谦吉,也在一年一度的“花马池防秋”中登临长城关,并赋诗一首,题曰《登长城关瞻眺有怀》:

长城关外贺兰东,白草黄沙日日风。

汉武当年经略地,仁愿曾筑受降宫。

膏腴万顷今何在,烟火千家入望空。

直欲凭高吞黠虏,华夷一统奏元功。

这首诗选自《万历固原州志》。登上长城关极目远望,一片白草黄沙,日日风吹不断;这里是当年汉武帝驱逐匈奴、全力经略的地方,唐初大将张仁愿也在此建立了受降城,威震四方;肥沃的土地已经荒芜,人烟越来越稀少,令人感伤;这些都是因为“胡虏”的侵扰,凭着险要的关隘击败狡猾的鞑靼、瓦剌,能够使中华民族一统,到那时再请勋功。诗作从回顾历史到展望未来,虽有伤怀之处,但抗敌的决心却没有丝毫的减损。又过了十几年,石茂华于万历二年(1574年)任陕西三边总督,石茂华是山东益都人,先后两任陕西三边总督,在任期间,将固原州城甃以砖,创建了固原尊经阁、城南书院等,颇有一些作为。他和他的前任一样恪尽职守,来往于固原与花马池之间,为巩固明王朝的疆域不受侵犯疲于奔命,他先后写有三首关于长城关的诗,足见其戍边的辛苦。其中有一首《中秋登长城关楼》:

戍楼危处一雄观,大漠遥通北溟看。

月色初添沙碛冷,秋风直透铁衣寒。

虽非文酒陪嘉夕,剩有清晖共暮欢。

且喜休屠今款塞,长歌不觉露漙漙。

这首诗选自《万历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也有载录。诗意也是步前人的语境,长城关虽然高大雄峙,但大漠荒冷,秋风袭人;中秋之际,也无饮酒赋诗等乐事,只能登高送目,与月亮的清辉共度夜晚;高兴的是外族前来求通中国,长歌一曲不觉天光如水、露珠圆润。作者借中秋之夜表露心迹,多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包含于其中。

有明一朝,描写长城关的诗作还有孟霦的《边防东关门》、胡侍的《登城楼》、郜光先的《登长城关望阙》、刘敏宽的《秋日杨楚璞中丞抚临良晤长城关》、李汶的《长城关远眺》《九日长城关》、石茂华的《九月九日登长城关》《复登长城关楼》等作品,大有“江山有胜迹,我辈复登临”之情状。

长城的历史使命虽然早已完成,但它留给后人的建筑智慧和蕴含其中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却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尤其是历朝历代为修筑长城而献出聪明才智甚至宝贵生命的工匠、为守护长城保家卫国长年累月戍边的将士,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对国家的忠诚将永铭史册,光照千秋。对国家而言,不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大国工匠”和热血勇士,有了他们国家才能够强大、人民才能够安宁。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