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部乐曲,有高音,有低音,时而高亢,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舒缓,做一顿羊肉臊子荞面的全过程就是一首乐曲高亢激越和低沉舒缓交织的过程。爆炒是高亢激越,慢炖是低沉舒缓,而开始和面,曲调就逐渐升高了,揉面、擀面、剁面,音符的跳动一阵紧似一阵。锅里的臊子汤在温和地沸腾着,一块子和好的荞面就放在案板上了,女人们又撸起袖子使劲地揉荞面,揉长折叠,再揉长再折叠,以致把一块荞面揉成了绵软的石块,放到案板的边缘,擀面杖和剁面刀又在女人的手中舞动了。擀面杖把柔软的荞面块子擀出一个舌头状,来回滚动的擀杖把这舌头状的面片子擀均匀后,噔噔的剁面声就飞扬出韵律和谐的高音,这高音急促,激越,一个音符连着一个音符跳动,当一串音符跳动到低沉的时候,一根根筋道的荞面条子就匀称地排放在女人的面前了。女人们常常为能剁出如此匀称的面条而自豪和骄傲。这是她们的作品,这个作品她们从十几岁就开始学习制作,和面,揉面,擀面,剁面,每一个环节的功力都要炉火纯青,几十年的风雨历程练就了她们剁面的定力、剁面的腕力,定力是目不斜视,气定神凝,让一串音符连贯而成;腕力是轻重有度,快慢适宜,让面条条条分离,当一根根面条成排铺放时,你就会知道艺术的价值原来就是赏心悦目。

荞面用一锅清水煮熟,当女人们把剁好的面条轻巧地从案板上搂起来,下到锅里时,荞面条子立马让沸腾的清水沉寂下来,它飘到了锅底,又一跃而上翻滚到水面,再不往下沉了,清水略显浑浊,面条子游来荡去,清水变成面汤了。面汤一沸腾立马要捞面,其时间把握刻不容缓。荞面成熟是一瞬间的,盐池人说荞面夹在个疙老窝里都能熟,所以下面、捞面都要快手快脚,稍一卖呆,就被煮糊了。

盐池女人做面做出了一套完整的荞面文化,这个文化包含了对荞面个性的精到把握。荞面性平寒,和面尽量用温水擀面不能卷折,煮面时间要短,捞面速度要快。最后一道工序是浇汤,浇汤前要再撒一把葱花,这把葱花没有经过炖煮,是新鲜葱花,格外有味,油汪汪的臊子汤面上漂浮着白绿相间的葱花,臊子汤的鲜美不言而喻。

诵读:韩晋宏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