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黄河不仅是一条精神食粮丰盛的文化长廊,更是一条自然物产丰富的美食长河。展示黄河生态保护成果、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既发自庙堂,也源于江湖。

  黄河流经宁夏12个县市,每个市县都在黄河浸润下,结合本地区的特色,生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据了解,我区有十余种特色美食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日报报道组将解锁宁夏沿黄市县非遗美食,品咂不一样的黄河味道。

  时至今日,于振玲总会想起,姥姥家门前的那一片倔强的小野花,有风吹过,花海泛起嫩黄的波浪。

  如果不是家中突发变故,她不敢想象自己未来打拼出的人生精彩,会与幼年时代黄河岸边这片默默无闻的小花息息相关。

  于振玲家在中宁,小的时候,姥姥妈妈都擀得一手好面。“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丫头擀的好长面,擀得薄,切得细,提起来,一根线,下到锅里骨碌碌转,捞到碗里赛丝线……”这首歌谣伴随了她的整个童年,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蒿子面,是记忆中抹不去的美味。

image.png

于振玲制作蒿子面。

  时间一晃而过,三十本应“而立”的年纪,夫妻俩却双双下岗,小家庭陷入困顿,丈夫一人打着两份工,苦苦支撑生计。于振玲想为爱人分担,怎奈体弱多病,没法打工。最困难的时候,是蒿子面撑起了她的希望。

  蒿子面是宁夏中宁传统美食,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过寿、满月、迎客、结婚的宴席上,蒿子面总是压轴出现。顾名思义,蒿子是蒿子面里当之无愧的“主角”,这是一种在当地常见的野生植物,有健胃、清热等功效,营养价值高。把蒿子晾干磨粉,揉进面中,个中美味,滋养了一代一代淳朴善良的中宁人。

  从小看着姥姥、妈妈和面擀面,耳濡目染中,于振玲十几岁就熟练掌握了蒿子面的制作工艺。下岗之后,为了能减轻家庭负担,她试着擀好蒿子面拿到街上卖。刚开始生意惨淡,于振玲卖出一把面,再额外赠送一把面,好品质加上好口碑,面摊生意渐渐火了。回头客越来越多,于振玲干脆租下一套营业房,中宁县城第一家蒿子面馆红火开张。

  姥姥、妈妈的做面手艺,在于振玲手中得到传承。加入蒿子粉的面团,经过和、揉、饧、擀、晾、叠、切、放等8道工序,细如丝线、青翠澄澈,浇上酸汤和肉臊子,一碗色泽诱人、肉香浓郁的蒿子面,引得八方食客纷至沓来。

image.png

于振玲制作蒿子面。

image.png

一碗热气腾腾的蒿子面色香味俱全。

  2007年,于振玲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宁蒿子面代表性传承人,自此,她在打理自家面馆的同时,还担负起将蒿子面的技艺传承发扬的重任。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于振玲开办起“振玲蒿子面研学基地”和手工蒿子面制作培训班,展现非遗美食魅力并带动当地妇女家门口就业。近年来,随着电商兴起,于振玲试水线上销售,目前,她和团队手工制作的蒿子面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六成以上。

  2021年,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振玲有了更多机会,走出国门,去推介黄河岸边这一特色美食。一次,在毛里求斯唐人街美食文化节上,一位华侨老先生吃了热腾腾的蒿子面后热泪盈眶:“这碗面,让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妈妈的味道。”

  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经历过人生起伏,于振玲仍时不时会想起老家黄河岸边那一片黄色的花,它是蒿子花,不起眼但顽强生长,正如那里的人,历经风雨,向阳而生。

7/22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