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深入推进“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建设和荒漠化综合治理,聚焦自治区“五大战役”“四大行动”目标任务,统筹谋划、积极行动、精准发力,努力答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绿色答卷”。

不断加强贺兰山、罗山、牛首山等重点生态区域修复治理,新增营造林25.6万亩、修复草原10.5万亩,减少荒漠化面积1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3%、55%以上。

6月12日,记者在盐池县沙泉湾荒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看到,曾经严重沙化的沙窝子,如今已是草长莺飞的草原景色。荒漠已被20万株樟子松、云杉、沙木蓼等苗木覆盖,树木把沙土牢牢锁住,将绿色铺满大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盐池县实现生态蝶变。

“我们将结皮技术和菌剂技术结合应用在荒漠化治理中,结皮技术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风蚀和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结构;菌剂技术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两者结合可在荒漠化土地上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加速生态恢复能力。”北京林业大学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宣瑞智表示,通过校地合作,在盐池建立了以“生物固沙为主、工程补植为辅”的科学防治体系,目前已形成沙漠化土地综合整治、半荒漠地区抗逆树种选育等18项科研成果,累计完成全县防沙治沙157万亩。

按照“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总体思路,吴忠市组织实施围城造林、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探索出了“草为主、灌为护、封为主、造为辅”的防沙治沙模式,多点发力绘就出一幅幅人进沙退、生态逆转、产业兴旺的新画卷。

“我们充分运用麦草方格+灌木防护+零星种植乔木等现代治沙技术,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累计投入3.5亿元,统筹实施北部防沙治沙、中部林草绿化、南部水土保持三大工程。年均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修复退化草原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50平方公里。”盐池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建红表示,全县森林覆盖率从5.6%提高至18.51%,实现了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筑就了宁夏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吴忠市不断优化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及审批,全市265个村庄规划已完成批复,建设村庄绿化和庭院经济林7070亩,打造集中连片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和美丽村庄20个,大力推进生态与产业结合,拓宽农民稳步就业创收渠道,实现山绿与民富双赢、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我们村种了2400亩红梅杏,挂果后年产值可超过百万元,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对草原沙化形成有效遏制。”大水坑镇大水坑村党支部书记马海告诉记者,大水坑镇实施以地换林项目,种植红梅杏经果林,辐射带动79个自然村(点)林木抚育、草原生态修复11.1万亩,初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可行路径。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